1.油价下个调整日是哪天

2.4月28号油价下调吗

3.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油价今或上调

4.5月过半,汽油、肉、蛋价格都涨了,因为啥?还会涨吗?答案来了

4月29日油价上涨还是下调好呢为什么_4月29日油价上涨还是下调好呢

即将迎来五一黄金期,很多人都特别激动,本身这个季节阳光明媚、气候温和,正是出游的好天气。

01、油价“节前大涨”

每逢节前油价都会“逢节必涨”,如今也不例外,随着五一期的临近,油价再次迎来上调。

不过我国油价走高,其实也是受国际原油的价格反弹影响。

近些日子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明显,且处在高位震荡中,如25日原油跌幅为4%,但26日又涨超3%。

受俄乌局势所致,国际油价易涨难跌,特别是俄罗斯停止对波兰的天然气供应,使得欧洲天然气市场大涨近30%,原油价格也因此从100美元涨至105美元。

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日产量为1190万桶,比起去年多产100万桶/日。

尽管日产量大增,可石油储备量减少。

如上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为4.144亿桶,环比多出70万桶,但该库存低于预期的200万桶,处于20年来较低位置。

当然,4月28日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价降至102.95美元,跌幅为1.91%;上海原油期货报价为640.9元,跌幅为2.29%。

不过这依旧无法阻止国内成品油价上涨的步伐,本次上涨将是年内“第7涨”。

根据发改委文件通知,4月29日0时起,汽油将上调205元/吨,柴油将上调200元/吨。

如此一来,折合92号汽油上涨0.16元/L,95号汽油涨0.17元/L,0号柴油上涨0.17/L。

这次上调后,车主们的加油费用将上调,如普通50L的私家车油箱,调价后加满一桶油将多花费8元;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每行驶百公里,其燃油费将上涨6.8元。

此次上涨后,部分地区95号汽油重回9元时代,如两广、云南95号汽油为9.01-9.06元/L,西藏为9.7元/L。

随着五一期临近,车主的出行成本将有所提升,不过因部分地区交通尚未恢复,部分城市执行“3+11”政策,因此车主出门前要提前做好功课,以免白跑一程。

02、农民:柴油涨,化肥更是贵到用不起

成品油的上涨,不仅会影响广大车主的出行,对农业领域也是一大影响。

要知道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中少不了各种农用车,如拖拉机、旋耕机、货车等,而如今正处在农业生产的黄金阶段,柴油价格陆续涨至8元/L,自然是让农民的生产成本大涨。

不过最让农民无力吐槽的是,如今化肥价格迎来了大涨,各种商品肥料贵到用不起,不知该如何是好。

其实早在年初开始,尿素价格就持续性走高,1月初时现货价格为2520元/吨,但如今已普遍涨至3000元/吨以上,累计上涨19.05%。

从今天报价来看,山东普涨20-40元,主流价为2920-3010元/吨;河南涨了30元,主流价为3000-3030元/吨;河北涨了20-30元,报价为3000-3050元/吨;安徽涨了20元,出厂价为3050-3070元/吨;广东涨了20-30元,报价为3150-3200元/吨;云南涨了30元,出厂价为3080-3150元/吨。

尿素的走高,除了受国际影响外,也是因为我国库存持续走跌。

2月份时,尿素库存累计为87.27万吨,但如今已下滑至41.92万吨,跌幅达51.%。

库存的降低,主要是和春耕农肥需求较高有关,目前尿素产销率几乎为100%,企业预收订单已提前至7-15天,可见尿素需求有多紧张。

其他化肥价格也是如此,如磷酸二铵已涨至3950元/吨,相比上一天涨了150元每吨,比起往年更是涨超1000元/吨,;而硫酸钾也已涨至5000-5500元/吨,主要是因钾肥依赖进口,而国际钾肥价格疯涨,进而使得国内钾肥价格纷纷大涨。

如今全球化肥市场可谓是疯涨,从去年年初至今,尿素猛涨148%,磷酸二铵涨了90%,国际氨涨了220%,氯化钾涨了198%。

而随着国际化肥市场走高,农民的用肥成本也在大涨。

目前不少国家的农民已调整种植结构,如增加用肥量少的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

还有不少农民已开始自制肥料,利用传统发酵的农家肥施肥。

不过农民也别担心,1个好消息来了!我国始终调控肥料价格,将其控制在稳定范围内,且从3月份开始,国家投放了600万吨储备肥以及100万吨钾肥,从而缓和市场压力,稳定化肥价格,相信要不了多久肥料价格将再次下降。

油价下个调整日是哪天

油价调整周期是10个工作日,也就是说是十个工作日之后油价调整窗口开启一次。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国内汽油、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情况,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

每次价格如何调整主要看调价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平均值与再之前10个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较情况。综合计算近10个工作日平均值仍较大幅度高于上期水平的,就会提升油价。

已实行全省统一价格的地区,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全省统一最高零售价格。暂未实行全省统一价格的地区,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中心城市最高零售价格为基础,考虑运杂费增减因素合理安排省内非中心城市最高零售价格。

4月28号油价下调吗

1.1月15日;1月29日;

2.2月18日;

3.三月三日;3月17日;3月31日;

4月,4月15日;4月28日;

5月,5月14日;5月28日;

6月,6月11日;6月28日;

7月,7月12日;7月26日;

八月,八月九日;8月23日;

九月,九月六日;9月18日;

10月9日,10月9日;10月22日;

1.11月5日;11月19日;

2.12月3日;12月17日;十二月三十一日。

13.油价调整规则:

14.期限:10个工作日。

15.生效时间:调价当日24时。

16.规则: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价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在下次调价时追加或冲抵。调控有上下限:上限130美元/桶,下限40美元/桶。

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油价今或上调

会的,成品油调价窗口为2022年4月28日24时。

2022今年国内油价调整窗口周期时间表。

1月油价调整时间:17日24时、29日24时。

2月油价调整时间:17日24时。

3月油价调整时间:3日24时、17日24时、31日24时。

4月油价调整时间:15日24时、28日24时。

5月油价调整时间:16日24时、30日24时。

6月油价调整时间:14日24时、28日24时。

注意事项: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因此在国际石油价格上,中国并没有任何话语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内的油价如果与国际油价保持统一,那么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极大的损害,所以保持国内油价稳定,才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企业就创造了独属于中国市场的联动机制。

5月过半,汽油、肉、蛋价格都涨了,因为啥?还会涨吗?答案来了

现在是5月底,本月已经有两次油价调整,其中5月16日晚油价刚刚调整一次,油价暴涨0.22 -0.27元/升。下周一晚上将迎来5月份的又一次油价调整,油价很有可能再次上涨。我们来看看2023年油价调整的时间表。我们觉得很有帮助,互相转告。

1.每月油价调整时间:1月17日24: 00,1月29日24: 00。

2月油价调整时间:2月17日24: 00。

3月油价调整时间:3月3日24: 00、3月17日24: 00、3月31日24: 00。

4月油价调整时间:4月15日24: 00,4月28日24: 00。

5月油价调整时间:5月16日24: 00、5月30日24: 00。

6月油价调整时间:6月14日24: 00、6月28日24: 00。

7月油价调整时间:7月12日24: 00,7月26日24: 00。

8月油价调整时间:8月9日24: 00,8月23日24: 00。

9月油价调整时间:9月6日24: 00,9月21日24: 00。

10月油价调整时间:10月10日24: 00,10月24日24: 00。

11月油价调整时间:11月7日24: 00,11月21日24: 00。

12月油价调整时间:12月5日24: 00、12月19日24: 00。

下一次油价调整将于5月30日晚进行。目前预计上调341元/吨(0.26元/升-0.31元/升)。希望最后能增加一点。今年前九次油价调整,具体数据请看下表。

1月17日24时汽油上调345元/吨,柴油上调340元/吨。

1月29日24时,汽油310元/吨,柴油300元/吨上调。

2月17日24: 00上调汽油210元/吨、柴油200元/吨。

3月3日24时上调汽油260元/吨、柴油250元/吨。

3月17日24: 00,汽油750元/吨,柴油720元/吨上调。

3月31日24时,汽油110元/吨,柴油110元/吨上调。

4月15日24时,汽油价格下调545元/吨,柴油价格下调530元/吨。

4月28日24时汽油上调205元/吨,柴油上调200元/吨。

5月16日24时汽油上调285元/吨,柴油上调270元/吨。

相关问答:下一次油价调整时间 2023年首次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在1月17日24时开启。2023年国际油价是否出现大涨,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OPEC+是否会在2023年增产,如果出现增产的局面,国际油价就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大跌,否则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桶也是有可能的。目前能够在短期内快速增加原油产量的国家只有沙特、阿联酋等国。二、去年国际油价的大涨,主要与美元的贬值有关。因为美元与国际大宗商品挂钩,美元大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就会大跌。所以,如果2023年美联储宣布加息,那么美元指数大概率会上涨,届时,国际油价出现下跌的可能性就会很大。目前,美国国内的通胀情况十分严重,今年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在加大。三、2023年初全球疫情仍在反反复复,很多国家的新增感染人数都创下了新高,未来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如果今年初全球疫情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全球经济能够恢复增长,那2023年国际油价还有望继续走高。但是,如果全球疫情持续恶化,各国经济增长放缓,国际油价恐怕也很难有上涨的空间。导致2023年初国际油价出现大涨的原因是,从去年开始到现在,OPEC各个成员国对石油增产问题并没有达成共识,毕竟前几年国际油价持续低迷,OPEC成员国损失惨重,现在好不容易国际油价上涨了,都不愿意通过增产来降低油价。对于很多有车族来说,2021年是非常难忘的一年,因为开车的成本大幅上升了。去年我国的油价实现了“15涨6跌4搁浅”。全年汽油共上涨1485元/吨,柴油上涨1430元/吨,折算下来汽油上调了1.17元/升,如果以一个50升容量的油箱来计算,2021年底加油跟之前同期相比,每次要多花五六十元。这对于经常开车的车主来说,每月的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5月已经过去一半多的时间了,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我们经历了两次汽柴油价格的上涨,连续两周猪肉价格的上涨,以及涨涨跌跌但整体呈上涨趋势的鸡蛋价格变化,这几年大家的口袋都不那么富裕,不禁关心起来是什么导致汽柴油、猪肉、鸡蛋价格的上涨呢,后续还会涨吗?

一、汽柴油价格“7涨1跌”

就在今天早上0时,我们再一次迎来了国内油价的上调信息,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285元和270元,受此影响92号汽油上涨0.22元/升,95号汽油上涨0.24元/升,柴油上涨0.23元/升。

这是最近半个多月以来的第二次油价上调了,上一次是在4月29日的0时,至此,进入2022年之后国内油价已经是“7涨1跌”了。

导致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我国石油以页岩油为主,开难度高,且油的品质欠佳,所以我国多数原油都是依赖进口,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为72%,虽然相比2020年有所下降,但依然很高,所以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势必会对我国油价造成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一方面俄罗斯石油出口受阻,另一方面欧派克+成员国不愿快速提高原油产能,导致国际原油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

另外油价上涨同美元贬值也有很大的关系。

最近这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在100-110美元/桶的价格下高位震荡。

虽然美国一再要求产油国加大产能,但目前除了极个别国家给出回应外,其他国家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缓慢增加产能,而欧盟各国又不再进口俄罗斯石油,俄罗斯石油出口业务受损的同时也影响到了自己国内的石油供应,对欧盟各国和美国来说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普通汽油均价已经创下了4.48美元/加仑的新纪录,在过去一周时间就上涨了15美分。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后续国内油价很有可能出现连涨。

二、猪肉价格连续两个月上涨

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3月上旬我国的猪肉价格跌至11.9元/公斤,随后猪肉价格触底反弹连续两个月上涨,目前猪肉价格已经回升到14.9元/公斤,市场零售价格方面,五花肉、里脊肉价格基本已经涨到20元/斤,排骨涨到30元/斤,其它前腿肉、后腿肉等也在十六七元一斤。

猪肉价格的上升主要原因还是供需层面变化和国家调控两个方面,另外最近两个月国内多次开启了储备冻肉的收储工作,虽然成交率不高,但对猪价的提振效果已经体现了出来。

而供需层面,受去年上半年猪价惨跌的影响,下半年养猪业经历了残酷的产能淘汰阶段,影响到了当下的猪肉供应。

另外,猪价上涨后养殖端普遍看好后市价格,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等进一步影响到了生猪出栏量,使得猪肉价格连续上涨。

对于后续价格变化,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将会持续向好,因为产能在不断缩减,而猪肉消费在不断恢复,也就意味着猪肉价格将会继续上涨。

但这其中有两个不确定的因素,分别是二次育肥和收储政策,二次育肥促使当下的猪价上涨,但一旦集中上市,猪价势必会受打击,猪肉价格也将会随之下降。

而收储方面,当下的猪粮比还在5:1-6:1之间,处于二级预警状态,养猪行业并未摆脱亏损状态,后续收储很有可能再一次开启。

对于后续的猪肉价格,笔者认为会是在大的上涨趋势中夹杂着1-2个月的下降调整。

三、鸡蛋价格上涨

近期鸡蛋价格也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迎来了明显反弹,销区鸡蛋价格北京和广东已经涨至5元以上,产区方面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都有地区进入5元区间,即使没到5月也基本都在4.9元以上。

近期鸡蛋价格的上涨主要还是需求端有所发力,疫情稳定,端午临近让一些食品企业提前备货,贸易商也因为之前的库存消耗需要补货。

但是鸡蛋价格的上涨并不稳,后续大概率会稳中弱势震荡,其一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养殖端挺价惜售情绪会越来越淡,走货积极性会提升。

其二是因为贸易商也考虑到库存鸡蛋霉变的风险,加上价格偏高也会谨慎备货。

其三企业备货结束后,市场缺乏消费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