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行业前景怎么样

2.想不通,伊朗汽油既然卖不出去,内销为什么还要限制?

3.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4.下一轮油价是跌还是涨

5.国外新能源如何利用开发的

石油价格预测15美元_石油价格突破60美元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产量、消费需求量、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世界石油储备量这些市场因素,又包括战争、意外等非市场性因素。由于非市场因素的随机性太大,本节打算从市场因素出发,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和分析这些市场因素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4.3.1.1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产量、价格政策

为反击国际大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统一和协调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政策,1960年9月在伊拉克的邀请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与会代表在巴格达聚会,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组织,即石油输出国组织,最初成立时只有上述5个成员国,后来又加入了6个,欧佩克现有11个成员国,它们分别是: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加拉瓜、卡塔尔、沙特、阿联酋和委内瑞拉。

目前,OPEC已探明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8%,但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图4.12为OPEC在1960~2002年期间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份额变化。OPEC市场份额的高峰出现在13年,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5%。此后由于石油危机引起的高油价导致世界经济萧条,石油消费量锐减,以及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能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墨西哥、英国北海油田、北阿拉斯加等许多大油田的相继发现,加上其他非OPEC国家受高油价诱使增加产量等原因的综合影响,OPEC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跌到最低时只有30%左右,但1986年后的低油价刺激了世界石油消费的增长,抑制了对高成本油田的投资和石油勘探投资,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使得对OPEC的石油需求量增大,世界新增石油需求主要由欧佩克来满足,OPEC的石油市场份额开始缓慢上升。近年来由于非OPEC,特别是俄罗斯等国不断增产,OPEC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基本上稳定在40%左右。虽然目前只有40%左右的产量份额,但由于OPEC还留有约600万桶/日(或3亿/t年)的机动生产能力,这是其他石油生产国所无能为力的。世界上有50多个非OPEC产油国,他们以不足1/4的已探明储量,生产着占世界60%的年产量。因此,这些非OPEC石油生产大国,如俄罗斯等,基本上都已开足马力在生产。

凭借巨大的剩余生产能力,OPEC可以在国际原油价格超过市场承受能力、对主要石油进口国的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增加产量,缓解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此阻止油价的上涨并进一步降低油价;反之,当油价过低对石油出口国收入和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减少产量,缓解供过于求的局面,阻止油价的继续下滑,促使油价进一步回升。OPEC根据市场状况,通过剩余生产能力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行调节,力争将世界石油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所以从目前阶段看,虽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限制和制约了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和控制能力,但它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能够操纵国际油价的涨落。尽管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总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60%,但各国均按自己的行为方式生产,没有统一的组织和行动,所以单一非O PEC国家的产量通常无法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图4.12 OPEC石油产量份额

(据h tp://.eia.doe.gov/emeu/aer/pdf/pages/sec11_10.pdf)

此外,由于OPEC有大量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许多长期预测都表明将来世界对OPEC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从长期来看OPEC的石油份额有增大的趋势。因此,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仅不会降低,还可能会进一步增大。所以如果OPEC能够协调好各国的利益,做到行动一致,将油价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应当是一件较有把握的事情。

OPEC原油价格指的是沙特阿拉伯轻油(Arab Light)、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混合油(Sahara Blend)、印度尼西亚米纳斯(Mlnas)、尼日利亚邦尼轻油(Bonny Light)、阿联酋迪拜油(Dubai)、委内瑞拉蒂朱纳轻油(TiaJuana Light)、墨西哥依斯莫斯轻油(Isthmus),7种原油市场监督价格的平均价格,O PEC利用这个价格监督国际石油市场的原油价格。OPEC从1999年9月以后开始研究价格带机制,并从2000年3月起开始正式实施这一机制。所谓价格带机制就是事先设定一个价格幅度,如果实际价格超过或低于这个幅度一定时间,就通过调整产量使价格回到设定的幅度内。欧佩克进行的尝试和各国货币当局为回避外汇大幅度变动而介入外汇市场的做法相似。

2000年10月开始,0PEC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使油价在2001年9月之前都维持在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中。但到2001年9月美国爆发“9.11”,虽使油价一度上涨,但随后因国际石油市场担心美国经济将受重挫,带来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加上产油国为了维持国际稳定而暂停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未在需求降低时进行减产,使油价在2001年10月跌至低于每桶20美元,甚至到2001年11月接近16美元/桶。截止到2001年12月底,因为冬季需求增加,且OPEC和非OPEC产油国也确定进行减产,油价才重新回到价格机制带中。2002年底和2003年初由于美伊战争和国际投机力量的双重影响,国际油价一度冲高到33美元/桶。但战争开始后油价迅速回落,此后的半年左右时间里油价基本上控制在OPEC的价格机制带中。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安全形势日趋紧张,重建问题又困难重重,人们担心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将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石油供应紧张,加上世界经济的复苏和O PEC 在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减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3年油价不断振荡上行,2004年4月以后更是一路上涨,完全脱离了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图4.13为2001~2004年11月OPEC一揽子油价走势。应该说在平稳时期OPEC的产量政策效果还是比较有效的。

图4.13 OPEC一揽子价格走势

(据EIA/OPEC通讯社)

4.3.1.2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原油产量作为供给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原油产量由OPEC和非OPEC原油产量两大块构成,OPEC和非OPEC的产量波动引起世界原油总产量的波动,进而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图4.14和图4.15 分别反映了1960~2002年期间OPEC、非OPEC和世界总的原油产量变化趋势和波动状况。

图4.14 原油产量波动

图4.15 石油产量波动

可以看出,自1960年以来的30多年里,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的解体,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出现微弱的下降外,其余时间里非OPEC原油产量基本上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世界原油产量的波动主要来自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表4.2,表4.3)。OPEC组织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原油产量稳步上升,波动较小,但随后的10多年时间里产量波动较大。其中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大的石油危机,OPEC原油产量处于较大的变动之中;80年代初期O PEC原油产量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世界原油产量发生相似的波动。

表4.2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性统计量

表4.3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

从图4.16明显地看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世界原油产量的剧烈波动与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几乎完全一致。统计分析显示,OPEC原油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41,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而非OPEC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的相关系数只有0.27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由于OPEC和非OPEC共同提供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所以两者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负(-0.062)也说明了这一点。但由于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是随着供需、经济发展等情况而不断变化的,所以两者的这种反向关系很微弱,是不显著的。因此,OPEC原油产量波动是造成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一个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进而也是造成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原因。

既然OPEC原油产量变动是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OPEC产量变动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和波动起了一定的作用。图4.16反映了10~1998年期间OPEC原油产量与世界原油价格的变化趋势。

图4.16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在OPEC原油产量波动的同时,国际原油价格也从10年初的每桶3~4美元上涨到每桶30多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原油产量稳步上升,原油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中东石油禁运打乱了石油产量的稳定走势,造成恐慌,使得原油价格迅速上涨。但随后OPEC组织进一步减产,原油价格仍然下滑,显然这就不是供给方面的原因,而主要是由于前一阶段高昂的原油价格造成世界经济的萧条导致需求减少所造成的。所以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不呈完全反向变动关系,这也可以简单地说明O PEC组织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完全反映或左右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

4.3.1.3 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与世界石油需求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稳步增长时,由于各行各业扩大生产,需求的能源量相应增加,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更多的工人或更长的工作时间或劳动强度,从而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可能导致居民对生活能源使用的增多;相反,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时,各行业相对缩小生产规模,导致作为原材料的石油需求量减少,由于各部门生产规模缩小,或减少了雇佣劳动力或缩短了工作时间或降低了工作强度,使得居民收入也随之减少,这又进一步减少了居民对生活能源的使用。所以,能源消费量与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一些文献从实证角度也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性。

4.3.1.4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石油储备在将各种市场波动传送到油价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库存在国际石油市场这个大系统中处于调节总供需量的地位。其数量变化直接关系到世界石油市场进出口量的变化(抛出库存可使进口量减少,购进库存则使进口量增加)。库存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调节进出口量的“水库”。库存(物流)变化(即库存油在市场上的流量大小与方向)主要受供求差额、库存目标量、经营决策等信息流的制约与调节。它是一个累积性数量,与油价走势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图4.17)。

图4.17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1)20世纪80到90年代,油价基本处于经库存调节后的相对平稳的收敛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10多年里,除了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的海湾危机中有很短的一段时期出现了每桶原油价格超过30美元的情况外,油价一般都在每桶15~25美元的较小范围内波动。鉴于石油是中短期需求价格弹性极低的商品,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90年代末的近20年的时间里,国际石油市场是处于OPEC组织和西方石油大公司都无法完全控制局面的条件之下,石油价格应该有相当大的波动空间。而这种大波动没有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是与主要石油进口国的巨大石油库存储备的存在和合理使用有相当大的关系。

(2)19年起的油价动荡与同期储备量较大的变化有关

从19年初开始,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石油需求锐减,OECD国家的石油库存储备量开始持续上升,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库存储备总量在460Mt到480Mt之间窄幅波动的局面。1998年1月一举突破500Mt大关后继续扶摇直上,1998年8月份达到526Mt的高峰。库存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反映了当时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严重情况。虽然库存的迅速增加有助于大量吸收过剩的石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油价格暴跌的压力,但是油价的急落还是几乎同步而来。到1999年2月,油价跌破了每桶10美元的心理线。这说明在19年以后制约世界石油市场的大环境条件方面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

(3)如果没有库存调节,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

有研究表明,即使原来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也会由于经济增长的变化、节能、替代能源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消费行为发生变化,也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使油价波动不可避免,并且由于产、消双方调节不能合拍,使得油价有暴涨的趋势,甚至很长时间内不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而没有像在可调节库存的条件下出现的油价波动渐趋平缓收敛的迹象。

因此,无论是在过去的相对稳定时期,还是在剧烈变动时期,库存的存在都有助于抑制或缓解油价的过激变化。

因此从长期来看,OPEC原油产量、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和OECD石油储备量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

石油行业前景怎么样

问题一:石油最初是如何被发现的,回答,谢! 石油最初由于从地下自然冒出并且能够燃烧而被发现。在古代西方人还不知道石油是何物时,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它来烧饭和照明。早在公元1世纪,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中就写道:“高奴有洧水,可然”。“然”即“燃”,这里所说的“可燃水”,就是我们的祖先在对石油有了最初的认识后给予的一种称谓。这是目前发现的关于石油的最早记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石油的国家。

我国地大物博,有庞大的石油储量,是世界上的石油古国。从渤海湾到北部湾,从沿海到边疆,都有石油储藏。

900年前宋代著名学者沈括,对我国古代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知识方面提出了极其卓越的见解。他的见解比西欧学者最初认识到化石是生物遗迹要早四百年。有一次沈括奉命察访河北西路时,发现太行山山崖间有很多螺蚌壳及如鸟卵之石,从而推断这里原来是太古时代的海滨,是由于海滨的介壳和淤泥堆积而形成的,并根据古生物的遗迹正确地推断出海陆的变迁。

1080年(元丰三年),沈括出知延州(今延安)。在任上他发现和考察了鹿延境内石油矿藏与用途。他说:“鹿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 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恫恫而出。土人以雉尾囊之,乃入罐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

浓,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道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州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从上面记载来看,沈括不仅发现了石油并且也知道了他的用途。虽然他当时所谓用途着重于烟墨制造,但他确预料到“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一远见为今天所验证。而今天我们所说“石油”二字厂是他创始使用的,并写了我国最早的一首石油诗:“二朗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沭阳尘。”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这里称石油为“肥”,而不再认为是一种可燃的水,是在进一步认识的情况下对石油的又一命名。

古人还把石油称为“石漆”。如《太平寰宇记》卷记载:“石漆,延寿城中有山,出泉注地,其水肥如牛汁,燃之如油,极明,但不可食。北方人谓石漆得水则愈炽也。”这里是以属性(包括颜色、形态和用途)对石油进行命名。

石油在我国古代除了被称作可燃水、肥、石漆外,还被称为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石油”这个科技名词首先由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提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并提出了“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的科学论断。由于沈括定名准确,具有科学性,“石油”一词一经确定就得到广泛使用,后来诸多文献中都使用了“石油”一词。

问题二:石油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西晋人司马彪(公元?~306年)著《后汉书?郡国志》,对延寿县(现今甘肃酒泉一带)有如下记载:“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莒,注池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洎,永永,如不凝膏,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说明当时古人已经开始对石油表征有所认识,并巳取之利用.这大概是最早利用石油的开始吧!

早在公元1 800多年前,汉代史学家班固著《汉书?地理志》,记有“高奴有洧水可燃”。描述了现今陕西延安一带的延河支流洧水水面上见到的可燃物质。这也应该是最早发现石油的记载了!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宋沈括在其《梦溪笔谈?杂志一》:“ ~延境内有石油,旧说 高奴县 出脂水,即此也。” 明李时珍也有记载《本草纲目?石一?石脑油》:“石油所出不一。国朝正德末年, 嘉州 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近复开出数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于井尔。”最初用于照明。

当然,我们老祖先很可能早就知道此项东西,但文字记载最早为沈括。

第一口油井是中国在公元4世纪或更早的时期钻探出来的。人们把钻头绑在竹竿上,打出的洞深达800英尺。当时油是用来蒸发盐水并生产盐。到公元10世纪,人们用竹管来连接油井和盐泉。古代波斯人的碑文上记载了他们上层社会把石油用于制药和照明。

在公元8世纪,新建的巴格达(伊拉克的首都)是用柏油来铺设街道的,这些柏油是从该地域天然易的石油中获取的。公元9世纪,人们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开发油田来生产石脑油。公元10世纪时地理学家Masudi和13世纪时马克?波罗都曾记载了这些油田的情况,后者曾描述这些油井的产量可以装数百只船。

石油近代史始于1853年石油蒸馏工艺的发明。波兰科学家阿格纳斯?卢卡西维奇(Ignacy Lukasiewicz)通过蒸馏,从原油中得到了煤油。第二年,在靠近波兰南部克罗斯诺(Krosno)的Bobrka发现了第一个“岩石油”矿,卢卡西维奇在Ulaszowice附近建造了第一家炼油厂(实际上是一家酿酒厂)。这些发明迅速地传遍了世界各地,1861年Meerzoeff在巴库的成熟油田上建造了第一家俄罗斯炼油厂。

问题三:农田下发现石油怎样处理 第一。我国的沉积环境属于海相沉积,油层一般出现在几百米到几千米的地下,并且石油的勘探是有专业的地质勘探队伍进行勘探。您怎么会在农田下发现石油呢?

第二。如果真的在你家的农田下勘探到了石油,如果形成了工业开的条件,肯定是收归国家进行开发

问题四:石油是怎么来的? 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虽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为四至六千米。由于石油形成后还会渗透到其它岩层中去,因此实际的油田可能要浅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个条件:丰富的源岩,渗透通道和一个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层构造。

问题五:哈默是怎发现那么多石油的 1956年,哈默58岁。他在商战中积累的财富,多得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他确实打算从商界隐退,携他的第三任新婚妻子,举家迁往加利福尼亚,准备平平静静地安享晚年。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充满诱惑力的石油业把他征服了,他又开始过起“人生始于六十”的新生活,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石油巨子。

当时在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家濒临破产的西方石油公司,其实际资产只有3.4万美元,3个雇员和几口快要报废的油井,公司的股票每股只卖18美分。哈默的一个远亲,是洛杉矶远近闻名的会计师,他向哈默建议,投资这家石油公司。因为根据美国 *** 对石油业的倾斜政策,用于尚未出油的油井的资金无须报税。对于赋闲的哈默来说,他无意收购这家公司,但却愿意借给西方石油公司5万美元,让他们再打两口井。如能出油,双方各得50%利润,如果不出油,哈默投人的这笔资金可作为亏损从应缴税款中扣除。出乎意料的是,两口井都出油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涨到每股1美元,哈默也尝到了甜头,开始涉足石油业。不久,哈默成了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1957年7月当选为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哈默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冒着巨大的风险,开始建立一个石油王国。他招兵买马,物色到最优秀的钻井工程师和最出色的地质学家,1961年终于在加利福尼亚钻探到两个巨大的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跃上升到每股15元,公司的实力也足以与那些世界上较大的石油公司分庭抗礼了。

那时,世界上的大部分富饶的大油田,早已是号称“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难以染指。于是,具有冒险精神的哈默,顶住公司内外的压力,把赌注押在利比亚。在别的石油公司放弃的没有希望出油的两块租借地上,哈默锲而不舍,1966年底,终于发现了石油大矿脉,开出两个盛产高级原油的新油田。西方石油公司在哈默的经营下,业务蒸蒸日上,利润逐年上升,石油勘探范围不断扩大,从国内到国外,从陆上到海洋,先后在中东、北海、南美以及巴基斯坦、中国南海等地找到了丰富的油源。尤以在北海地区取得的成绩最为明显:他的公司进去最晚,却最早出油。14年,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为60亿美元。到1982年,西方石油公司已成为全美第12个大工业企业,成为紧挨着“七姊妹”的世界第8个最大的石油公司。

为了更好地适应风云变幻的商界需求,哈默经营的诀窍之一就是从来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实行多方位经营。这是他久盛不衰的法宝。

1966年年底,西方石油公司在利比亚发现石油后不久,哈默就以8800万元的股票先后买下珀米安与麦克伍德公司、加勒特研究与发展公司。

1968年1月,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上涨到每股100美元以上,哈默及时将每一老股改为三个新股,后来每一新股的价格又升到55美元。哈默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以公司的股票当货币使用,发展煤炭和化工制品等多种经营。

1968年初,西方石油公司以1.5亿美元的代价买下美国排名第三的煤炭公司――岛溪煤矿公司。该公司年销售额1.5亿美元,原煤蕴藏量达35亿吨。14年,岛溪煤矿公司的净利润已近1亿美元。

1968年7月,西方石油公司又以8亿美元优先股的代价买下胡克化学与塑料制品公司,这是美国前所未有的最大一笔兼并买卖。

到了70年代,哈默的目光又转向更广阔的领域

问题六:迪拜是怎么发现石油的? 10分 迪拜(Dubai),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 联合酋长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继阿布扎比之后第二大酋长国,中东最富裕的城市,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被称为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之都”。

迪拜位于 *** 半岛中部、 *** 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与南亚次大陆隔海相望,与卡塔尔为邻、与沙特 *** 交界、与阿曼毗连。常住人口约262万人,本地人口占20%左右,外籍人士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人常住迪拜的有约20万人,其他外籍人士来自诸如埃及、黎巴嫩、约旦、伊朗、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官方语言为 *** 语和英语。英语是最主要的商业语。迪拜本地人信仰 *** 教。

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哈利法塔)、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等,以活跃的房地产、赛事、会谈等近乎世界纪录的特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如今的迪拜,已经发展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成为了东、西方各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成为了重要的物流、贸易、交通运输、旅游和购物中心,是2020年世界博览会主办城市。

迪拜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实行自由和稳定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转口贸易业、旅游业等非石油产业,还着重发展现代高科技产业,建成了一系列现代化配套基础设施。

迪拜正以他高速的发展速度让世界惊叹,超前规划、务实奋发成为迪拜缔造发展奇迹的重要因素。未雨绸缪、超前规划、永不满足、务实奋发成为迪拜缔造发展奇迹的重要因素。

问题七:石油是中国人发现的吗 是的,并且最早钻油的是中国人。 资料:最早的油井是4世纪或者更早出现的,《博物志》称“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_,注地为沟,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然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酉阳杂俎》称:“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以膏车及燃灯极明。”又《甘肃新通志》载:“石脂水,即石油河,出肃州南山”。《元和郡县志》记载:“玉门县石脂水在县东南180里,泉有苔,如肥肉,燃极明。水上有黑脂,人以草墨取用,涂鸱夷西囊及膏东。”《乾隆新编肃州志》载:“嘉峪关西有石漆,今按赤金东南150里有石油泉,土人取之燃灯”。中国人使用固定在竹竿一端的钻头钻井,其深度可达约一千米。他们焚烧石油来蒸发盐卤制食盐。10世纪时他们使用竹竿做的管道来连接油井和盐井。“石油”一词首次在梦溪笔谈中出现并沿用至今。[1] 古代波斯的石板纪录似乎说明波斯上层社会使用石油作为药物和照明。

问题八:为什么说中国是最早发现石油而且利用石油的呢 有史记载,石油是被

北魏时所著的《水经注》,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512~518年,书中介绍了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情况。英国科学家约瑟在有关论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纪,中国就已经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见,在这以前中国人就对石油进行蒸馏加工了”。

问题九:石油的首次发现时间,地点? 石油(petroleum)这个名称源于希腊语的petra (岩石)和oleum(油)。原油(crude oil),有时俗称黑黄金,是一种粘稠的、黑棕色或绿色的液体。一种比较普遍的荒诞说法是:油本身是易燃的,而事实上是从油蒸发出来的气体是易燃的。石油存在于地壳某些区域的上层。石油的另外一种叫法为石脑油(naphtha),来自于波斯语naft或nafátá(流动)。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是烷烃链。不同的石油可能在外观、成分、和纯度上有些变化。石油是一个重要的“初级能源”,石油也是许多化学产品的原材料,包括溶剂、肥料、杀虫剂和塑料等。

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宋沈括在其《梦溪笔谈?骇志一》:“ ~延境内有石油,旧说 高奴县 出脂水,即此也。” 明李时珍也有记载《本草纲目?石一?石脑油》:“石油所出不一。国朝正德末年, 嘉州 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近复开出数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于井尔。”最初用于照明。

当然,我们老祖先很可能早就知道此项东西,但文字记载最早为沈括。

第一口油井是中国在公元4世纪或更早的时期钻探出来的。人们把钻头绑在竹竿上,打出的洞深达800英尺。当时油是用来蒸发盐水并生产盐。到公元10世纪,人们用竹管来连接油井和盐泉。古代波斯人的碑文上记载了他们上层社会把石油用于制药和照明。

在公元8世纪,新建的巴格达(伊拉克的首都)是用柏油来铺设街道的,这些柏油是从该地域天然易的石油中获取的。公元9世纪,人们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开发油田来生产石脑油。公元10世纪时地理学家Masudi和13世纪时马克?波罗都曾记载了这些油田的情况,后者曾描述这些油井的产量可以装数百只船。

石油近代史始于1853年石油蒸馏工艺的发明。波兰科学家阿格纳斯?卢卡西维奇(Ignacy Lukasiewicz)通过蒸馏,从原油中得到了煤油。第二年,在靠近波兰南部克罗斯诺(Krosno)的Bobrka发现了第一个“岩石油”矿,卢卡西维奇在Ulaszowice附近建造了第一家炼油厂(实际上是一家酿酒厂)。这些发明迅速地传遍了世界各地,1861年Meerzoeff在巴库的成熟油田上建造了第一家俄罗斯炼油厂。

1848年俄国工程师F.N. Semyenov在巴库东北方的Aspheron半岛开了第一口现代油井。

20世纪50年代中期,煤仍旧是世界上首要的燃料,但油很快就取而代之。在13年和19年的能源危机之后,经常出现对石油供应的重大媒体报道,这使得人们意识到:作为一种经济的能源,石油是一种最终将被耗尽的有限。当时大部分流行的预言都非常可怕,其中许多并没有实现。作为燃料,石油的前景仍有争议。今日美国报新闻(2004)报道:地下的石油储备量只剩下40年。一些言论认为石油的总量是有限的,10年的可怕预言只不过是被延期了而已。另一种言论则是技术上可以使廉价的碳氢化合物得以继续生产,并且地球拥有巨大的以沥青砂、沥青田和油页岩形式存在的非传统石油储备来源,这使得石油的使用在未来还能持续非常长的时间。

如今,大约90%的车辆燃料需求通过油来满足。石油占美国全部能源消费的40%,但却仅占电力生产的2%。作为大量交通工具的便捷能源,以及作为许多工业化学品的基础,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对石油的获取成为引发几次军事冲突的一个主要因素,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斯湾战争。世界上约80%的易开储备在中东,其中62.5%来自于5个 *** 国家:沙特 *** (12.5%)、 *** 联合酋长国、伊拉克、卡塔尔和科威特。美国只拥......>>

问题十:最先发现石油的国家是哪个? 中国

想不通,伊朗汽油既然卖不出去,内销为什么还要限制?

石油专业的前景好。石油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大而且薪酬很高,就业的压力相比会计比较小一些,因为石油越来越少,而替代品新能源还是处于研发阶段;。石油作为一种对全球影响最大的大宗商品,兼具商品、金融和政治属性;国际原油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油价的最基本因素,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长期趋势;此外,剩余产能、原油库存、美元指数、地缘政治、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都会对油价产生较大影响。2020年以来,国际原油受疫情扩散、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他主要产油国关于减产办议难以达成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开始下跌,在15到45美元每桶之间波动;2020年4月下旬至今,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呈现波动的增长趋势,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陆续发布针对俄罗斯的能源禁令与制裁;当前国际原油最高价格已经趋近2008年金融危机前创造的历史极值,价格波动加剧;国内乃至世界能源格局来说,石油都是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石油作为“工业血液”主要为工业界提供两种重要产品:一是为各种内燃机提供动能的燃料,二是为各种工业生产活动提供类型多样的原材料。

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有啥想不不通的?伊朗石油出口受制裁,买不出去,但并不仿碍自已炼汽油,技术仍是以前的技术,技术方面也无障碍,怎么就限制内销,提高汽油价格呢,答案只有一个“背锅子上树一一钱短“。一是伊朗国内汽油价很低,每升只有人民币1元7角,与咱们一瓶矿泉水的价一般,属于补贴性质,现在没有了出口石油的大宗收入,日子过的紧巴巴的,拿什么补贴啊!二是提升后的汽油价格,每升人民币5元,只是略有收益,但一直是官油壮眼子,大手大脚管理不善,并无多大经济效益。三是为什么限额限量?这便是一种管控,避免汽油走私,消耗有限的金钱,配置,集中精力应对美国制裁,做战争准备。四是以汽油内销的收入补贴贫困户,消除动荡因素,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巩固神权统治。

伊朗的以上措施效果如何?“小惠未遍,民弗服也“。这不,已发生了民众上街抗议活动嘛。笔者认为,制裁已半年有余,看不到丝毫松动迹象,又无打破困局的良策,可以说山穷水尽已无路,神权的日子捉襟见肘,一天不如一天了。

想不通很正常,伊朗是石油卖不出去,并不是汽油卖不出去,伊朗虽然是产石油的大国,可真不是,汽油生产的大国,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是完全两个概念,所以提问者才想不通;11月15日伊朗官方宣布,将提高汽油价格,并且施行定量配给,以抑制消费,打击汽油走私;

也就是说,由于伊朗的汽油产量不足,准备提高汽油价格,还要施行定量配给,每辆车,每个月定量提供60升汽油,如果超过60升,将会提高汽油价格,前60升的汽油价格为 15000/升 里亚尔(约合人民币2.5元/升),超过定量的汽油价格为30000/升(约合人民币5元/升);

伊朗是想通过,定量配给,提高汽油价格的这个办法,来抑制汽油消费,满足基础供给,缓解汽油产量的不足;由此可以看出,伊朗的汽油产量严重不足;这与伊朗的石油卖不出去,完全是两件事;

汽油并不能等同于石油,汽油是从石油当中,提炼出 的一种成品油而已,这就涉及到了石油加工提炼的领域了,也就是说,目前 伊朗的石油加工提炼方面,生产出来的汽油,跟不上国内 汽油消费的速度,才导致了 伊朗用定量配给 和提高油价的方式,来抑制汽油消费 。

关注作者后 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

欢迎评论留言,交流看法 !

自上周五伊朗宣布汽油限购以及提高汽油价格,这引发了伊朗全国性的抗议示威,并升级成为骚乱。据伊朗官方统计截止目前已经累积有12人在冲突中丧失。 关于汽油限购和涨价的问题,伊朗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经过了专家论证过的,目的是两个主要方面:

(被洗劫后的加油站)

有人可能会认为伊朗本身是重要产油国,其汽油便宜理所应当。在石化产品出口受到美国制裁限制的情况下,其汽油产品应该滞销,价格应该下降才对。 然而事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伊朗确实是产有国,但是并不是说产油国就会炼油,会炼油的不一定就能把油炼好。 伊朗并不是石油化工大国,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成品油还需从外部进口弥补缺额,一旦外贸受到限制国内成品油就会十分紧张,而频繁的走私活动更是加剧油慌的产生。在今年伊朗为了应对燃油危机,伊朗宣布位于霍莫兹根省的波斯湾之星炼油厂第四期项目投产,其将使得伊朗炼油产能增加25%。

这些炼油设施以及石油生产本身需要成本,而低油价本身是作为一种 社会 而存在,油企享受国家的高额补贴。 然而目前伊朗受美国制裁的影响,对外能源贸易基本中断,根本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补贴本国民用成品市场。 所以涨价几乎是必然的,更何况还有人走私汽油。据悉伊朗本国的日成品汽油的消耗量就达到9300万升,而据伊朗相关也内人士称,伊朗原油日走私量高达2000万升到4000万升。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占比之大,给伊朗财政名义上造成的损失每天至少在1800万美元以上。

(抗议)

这个量和损失为何会如此之大,仅靠着一些个人投机商其实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么大的量。 其实部分成品油走私活动都是在伊朗官方默许的情况下进行了,有的甚至本身就是官方或者半官方在参与。 这是伊朗抵御美国制裁的一种手段,可以规避监管,只不过这部分资金收入,大部分是非公开的,由革命卫队、伊朗石油企业背景的机构或者代理商把控。 因公肥似在所难免,为走私活动买单的是老百姓,背黑锅虽说是伊朗,但是其却可以从中获得教士集团和革命卫队的支持。

(走私成品油)

伊朗原本是世界上汽油价格最便宜的国家之一,之所以要宣布将 汽油价格上调50%,同时实施新配给制度 ,这其实是伊朗国内财政恶化的体现,通过上调汽油价格, 是为了弥补伊朗在美国经济制裁之下出现的“严重的预算赤字 ”。

由于方面大幅提高汽油价格,并实施新配给制度后,导致其国内爆发了此起彼伏的抗议浪潮,目前已造成包括示威者在内的2人死亡、多人受伤。

但是,17日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对于鲁哈尼所宣布的决定(大幅上调汽油价格50%)表示支持,同时也表示“不知道价格上涨的具体细节,但这一措施得到主要机构和专家的批准,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另外,对于伊国内部分民众的抗议示威活动,他说“民众对这一决定感到不满,但破坏和纵火是流氓行径。”

很明显,自去年5月8日,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后,并实施史上最严厉的经济制裁(另取消对其他国家的制裁豁免),伊朗由于原油出口量锐减(从过去的每日250万桶下降至20万桶左右),使其财政赤字加剧,加之伊朗法定货币里亚尔近年来大幅贬值的影响,已经无力继续对汽油价格实施补贴(之前伊朗普通汽油价格为每升0.5元人民币左右,上调汽油价格至0.9元人民币,超出60升部分为3元人民币)。

总的来说,受美国长期经济制裁影响,出现了严重的预算赤字加剧,物价上涨过快,普通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已经入不敷出,生活极其困难,通过上调汽油价格转而向伊朗约1800万个贫困家庭提供额外补贴,这是“战时经济管制的一部分”。

近日,伊朗因汽油价格上涨50%导致的抗议活动近期升级,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目前已经扩大到40余城镇近9万人,对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影响。伊朗官员15日确认,决定提高汽油价格并施行定量配给,以抑制消费,打击燃油走私。而实际上,新政下的伊朗汽油价格分两块,一是每个月60升的补贴的配给价汽油,一块是市场高价汽油。

很多人想不通,伊朗汽油既然卖不出去,内销为什么还要限制?这是因为不了解伊朗石油工业现状造成的误解。首先,伊朗石油出口受限,已经不仅仅是局部的制裁,而是全面的禁运,这导致伊朗石油出口接近停滞状态,这么大的损失并非是靠内需可以弥补的。否则的话美国也不会下那么大气力来“制裁”伊朗了。

其二是,伊朗的国内石油冶炼能力不高,汽柴油的生产不能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正常情况下,伊朗要一方面出口石油,一方面从国外进口成品油。由于成品油被生产商加价,伊朗要为供应国内市场的汽柴油取补贴保护措施。也就是说,伊朗从国外购成品汽柴油投放国内市场是一个“赔钱”的过程。

其三,由于受到外部制裁和石油市场价格低迷的影响,伊朗的石油出口收益已经无法保证该国经济的稳定运行,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大量的失业,让成品油走势再次变得猖獗。成千上万的伊朗“油耗子”,在伊朗国内购买补贴的便宜汽柴油,然后运送到伊拉克和阿富汗边境地区,倒手卖给境外的油贩子,从中赚取差价。这些人倒卖的越多,伊朗赔的钱越多。

最后要说的是,由于石油出口受限收益锐减,伊朗要保证国内市场成品油供应,只能动用外汇储备。这将进一步威胁到伊朗经济和国家安全。因此,伊朗必须取霹雳手段来最大限度地遏制成品油走私活动。

是的,伊朗近日宣布提高了汽油价格,并且实施汽油对国内民众定额供应,意思就是伊朗国内的汽油价格从原来的 1 万 伊朗里亚尔,(约人民币1块7毛钱) 1升提高到现在的3万伊朗里亚尔(5块人民币左右1升)。有民众对此涨价不满。

上图:伊朗汽油涨价

伊朗汽油并且现在对国内配额供应,就是每辆私家车每月提供60升的汽油定额,这60升汽油按照1.5万伊朗里亚尔每升的价格购买(那就是人民币2块5毛钱1升)。如果私家车用油一个月超过60升就要按照市场价3万伊朗里亚尔(5块钱人民币1升)的价格来加油。

上图:民众对汽油涨价有话说

其实题主提的这个标题表述有误,伊朗并不是汽油卖不出去,而是伊朗原油受美国制裁,出口量大幅度下降,汽油跟原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汽油是成品油是从原油中加工提炼出来的一种成品油,是直接可以给 汽车 动力使用的,伊朗是基本不会出口汽油的,原油就是从石油矿井中开出来的油,是没经过加工提炼的一般不能直接给动力使用,一般是需要原油的国家进口后自己进行提炼出各种成品油再使用。所以伊朗不出口汽油,只对外出口原油。

上图1:是油田原油开。上图2:成品油提炼工厂 。所以汽油和原油是不同的概念

中东产油国家包括伊朗在内虽然他们的土地上有丰富油田可以开原油,但他们在成品油的提炼技术上和提炼成品油的产量相当有限,特别是伊朗一直受美国制裁,所有 科技 技术都得自己摸索,其中包括炼油技术,伊朗的成品油产量低,又加上汽油价格便宜,使成品油走私出口量相当大,难免使得国内成品汽油供应越来越不足,伊朗为了打击汽油走私,就提高油价,并且定额配给。伊朗每年为了成品油的产量提升进行了大规模补贴,同时伊朗官方表示汽油涨出来的价格收益将补贴给伊朗 社会 1800万户贫困家庭,受惠人数达到6千万人。

上图:原来是这样的

伊朗出口的不是汽油,而是石油,不过正是因为伊朗石油卖不出去,才会发生提高汽油价格的事情,

伊朗盛产石油,石油出口是经济支柱,伊朗的财政收入和外汇来源主要依赖石油出口,美国封锁波斯湾阻止伊朗石油出口,这让伊朗财政收入锐减,而伊朗汽油非常便宜,是低于成本价的,实际上是财政补贴,而随着美国制裁的加深,伊朗财政不堪重负,只有提高汽油价格,

伊朗提高汽油价格之后,伊朗爆发大规模,这还真怨不得伊朗人民,从汽油价格本身来看,即便是提高50%,依然是低于成本价的,那么伊朗人民为何看起来不通情理呢?

伊朗是政教合一体制,虽然有民选总统,然而是宗教领袖掌握实权,这宗教领袖掌握实权靠的可不是信仰,而是实打实的垄断伊朗的经济命脉,大部分被宗教领袖和革命卫队支配,伊朗人民只获得少部分财富的分配权,因此伊朗人民失业率居高不下,生活困苦,为了平息民怨,伊朗对食品和汽油实行补贴,让伊朗人民不至于被饿死,

现在,伊朗对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汽油进行提价,这让伊朗人民生活雪上加霜,自然走上街头,如伊朗人民获得伊朗大部分财富的分配权,即便因为经济困难,汽油提价,伊朗人民也会理解,说到底,伊朗的是因为财富被剥夺,汽油提价只是导火索,

那个是原油不是汽油,我您还是回家洗洗睡吧!不用您操心,您还是操心下父母和自己退休的时候有没有退休金发更实在!

伊朗近期上调汽油价格,引发了近50个城市的抗议活动,在伊朗,抗议活动是需要得到内务部事先批准,而内务部也允许民众就经济问题举行小规模抗议。

伊朗为什么要提价

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缩减燃油补贴,将汽油价上调50%,为什么现在伊朗受到美国制裁无法出售原油,却还要控制汽油的内销呢?

有三点原因,首先是伊朗目前财政困难,无力进行燃油补贴,伊朗现在已经把过去实行了很多年的最低保障补贴停掉了,同样都是因为财政困难的原因;

伊朗预计2020年财政赤字将破5%。

其次是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去年年初,汇率还勉强维持在1美元兑4万里亚尔,这个月初,官方汇率已经贬到1美元兑15万里亚尔,今年3月伊朗新年后,通货膨胀率达到50%;

第三防止和减少汽油走私,现在的低油价(主要是低汇率的原因)导致大量汽油开始走私。

涨价的后果

过去在德黑兰开出租,一个月能赚到3000里亚尔,这个在去年年初相当于人民币6000元,是收入可观的营生,但是现在贬值到人民币1500元,原来算体面的生活,现在就困顿不已。

汽油价格还极大的打击了物流和运输,伊朗预计今年的GDP将缩减9.5%,伊朗的失业率2019年将达到16.78%,高于2018年的14.48%。

我是“ 天下会会天下 ”,欢迎关注!

就不如苏联朝鲜,在饥荒时期,饿死几千万是真粮食不够吃吗?错,他们宁愿把粮食卖了赚外汇也不愿给老百姓吃饱。

下一轮油价是跌还是涨

20世纪70年代影响影响世界经济的大事记,三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13年-14年),又称作13年石油危机。由于1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

第二次石油危机(19年-1980年),又称作19年石油危机,发生在19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原油价格从1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涨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两伊战争,原油日产量锐减,国际油市价格飙升,每桶原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工业国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大概下降了3%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因海湾战争而爆发,原油价格增加了近一倍,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被称作是一场石油战争。时任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落入萨达姆的控制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海湾石油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当时3个月内原油从每桶14美元,涨到突破40美元。但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石油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但使1991上半年欧美旅游生意相应减少。值的一题的是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或者说频临崩溃的经济体)咱们那是都是骑着自行车,吃着窝头,喝着稀粥,整天捍卫某某思想,这些p事不是个事。所以在天朝的历史书上对这段历史的描述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对比现在cctv的新闻联播国际新闻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美国,欧盟,海湾这点事儿,说明中国进步了不少,但最烦的是老用什么意识形态的东西去结读去分析某些东西,令人厌恶。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一直在风雨中前进,一直在西方列强的后面苦苦追赶,要改变的还有很多,要保留的还有更多,身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这个国家像是一棵历经沧桑世事的大树,未来更多风雨,回头观望,一切皆是浮云。

这三次石油危机中尤以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大,这让人们见识一个组织欧佩克的强大,欧佩克由12个国家组成,包括7个阿拉伯国家,也包括石油其他主要的产油国如伊朗和委内瑞拉。欧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成立时有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拉克及伊朗等五国。油国组织总部自一九六五年九月起,由瑞士日内瓦迁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石油输出国组织是第三世界建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原料生产国和输出组织。石油是战后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战后初期,世界石油的勘探、开和销售几乎全部控制在西方石油垄断财团手中。这个垄断控制的后果是西方发达国家获得超额利润,第三世界主要产油国的经济利益却受到损害。为了抗衡主要油公司(大多为美资、英资和德资),藉以降低油价和生产者的负担。最初组织只是一个非官方的议价小组藉以减价销售至第三世界国家。这样的规模限制其于西方油公司中争取更大的利益占有率和更高层面的生产控制。然而于10年代初期它开始展露其效用。

以巴冲突的出现终于引致欧佩克由一个仅仅的企业联合转形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成立另一个重叠的组织,名为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rganization of Arab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APEC),来集中向支持以色列的西方施压。就算不是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埃及和叙利亚亦加入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以协助达成其目标。其后13年赎罪日战争的爆发更坚固了阿拉伯国家的这个选择。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紧急补给,使以军能抵挡住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忿怒的阿拉伯世界于13年对美国、西欧和日本实施石油禁运,使10年代初期,西方大型的石油企业集团突然面对一批联合的产油国。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共控制约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贮备,约共占世界石油蕴藏78%以上的石油储量并提供40%以上的石油消费量。它们占全球产油量的40%和出口量的一半。藉欧佩克,成员国得以从石油出口得到更多收益。"于上一年,欧佩克的11个成员国. . .根据联邦能源信息管理局的数字,从石油出口中收取3380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42%[2]。相对于12年的数字,成员国石油出口的收益为230亿美元;经历13年石油危机后17年,该数字为1400亿美元。[3]。

由于石油销售被美元所主导,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会直接影响欧佩克对石油的定价。举例说,当美元对其他货币下跌,欧佩克成员国会收取较少的其他货币。因为它们持续以美元出售石油, 这将导致购买力直接的下降。当欧元引入后,伊拉克决定以欧元代替美元作为出售石油的交通货币。

欧佩克的决定相当影响国际油价。例如,于13年石油危机,欧佩克拒绝运送石油至于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支持以列对抗埃及和叙利亚的西方国家。这使油价上升4倍,从13年10月17日至14年3月18日,持续5个月之久。于15年1月7日,欧佩克成员国同意将原油价格提高10%。与此同时,欧佩克成员国(包括一些刚把石油工业国有化的国家)响应国际新经济秩序的呼吁,加入开始联合初级生产者。总结于阿尔及尔举行的欧佩克第一次高峰会,它呼吁定下稳定而合理的物价、国际食物和农业、由南至北的技术转移,及经济系统的民主。

与其他的企业协议不同,欧佩克成功将油价持续上升。欧佩克的成功大部分都归功于沙特阿拉伯的弹性。该国容许其他参与协议国家的欺诈,更减少自己的产量来弥补其他成员超出配额的生产。因为其他的成员均全力生产,而沙特阿拉伯是唯一的成员拥有充裕的贮存空间,亦有在需要时增产的能力,这给予它们可靠的杠杆效应。

这个政策十分成功,导致原油价格一度上升至仅次于提炼油产品的水平。然而欧佩克提高价格的能力亦受一些限制。油价上升会使消费下跌及收益的净下跌。而且价格持续上升会鼓励根本性的行为转变,比如替代能源的利用,或者节约能源的推广。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提倡欧佩克提高油价,以协助伊拉克及其他成员国支付债务的利息,引致1990-91年海湾战争的爆发。但因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惹起欧佩克成员国的分歧,使这段时期成为欧佩克成员间内聚力达至低点。一旦中断供应的担心,伴随这些冲突消散, 油价就开始下滑。

当油价跌至约10美元一桶后,经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弗里亚斯的外交斡旋后,成功协调于1998年开始恢复按比例产油。2000年,查韦斯主持欧佩克成立25周年的成员国元首高峰会。2004年8月,欧佩克开始传出其成员国只有少量的增产能力,显示出欧佩克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力逐渐消失。印尼的成员身份正被复核因为印尼已非石油净输出国亦没有足够的能力达致其产量配额。

过去和现在和外来是相连接的,明白这一点,才能知道中东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世界目光的原因,才能明白为什么世界列强是如此热衷积极插手中东事务,近几年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世界地缘政治正向东亚靠拢的趋势。以上数据转自维亚

国外新能源如何利用开发的

下一轮油价随着国际油价的全面下跌,国内成品油价格的预期下调幅度逐渐扩大,这可以从我国第4个工作日和第5个工作日的各项关键指标中看出。例如,原油变化率分别为- 1.19%和- 1.40%,预期下调幅度分别为45元/吨和60元/吨。特别是国际油价第五个工作日对应显示轻微反弹,然而,国内成品油的下行区间预测继续扩大,15元/吨与前一个工作日相比,滞留状况被打破了,石油价格显示一个向下的状态。 此外,如果国内油价持续震荡和下跌的趋势,下一轮的价格调整很有可能出现下跌,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完成今年以来的第四次油价下跌。大多数车主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因为价格的上涨给他们的旅行开支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影响油价的因素是复杂的,如政治、经济、库存、气候、技术等。这些因素一个接一个地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主导因素。 供求因素。 作为一种商品,石油的价格从长远来看取决于供求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石油价格的急剧下跌可以说是70年代高油价政策的直接后果。高油价导致世界石油消费国普遍节约燃料。同时,它也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生产,增加了石油供应,使世界石油供大于求达到饱和,石油价格的下跌是不可避免的。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的上涨,本质上是由于世界石油需求的刚性增长和投资不足导致的石油过剩产能的历史低位造成的。

2.政治经济因素。 历史上每一次油价剧烈波动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政治和经济因素的阴影。1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和石油禁运的爆发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1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导致伊朗石油产量大幅下降。“9.11”后,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动荡和石油供应的波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呈现出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消费国和石油公司相互制约的格局。这使得政治和经济因素在油价波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3.期货投机。 近年来,由于美元的持续疲软和低迷的股票市场,美国投机资金的投资收益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一直令人失望,再加上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强劲需求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导致部分投机资金从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撤出,大量涌入期货市场,炒作能源和原材料期货。 石油股票。 虽然库存不是决定价格的直接原因,但库存是市场涨跌动力的直接体现。如果我们主动增加库存,库存就会变成需求。如果需求增加而市场供给不变,价格就会相应上涨;相反,如果我们主动减少库存。

在国际石油能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下,印尼能源专家多次警告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油气生产基地建设的滞后,如果和社会不重视节约能源并开发新的油气来源,那么,已探明的油气储量将在19年内耗尽。

印尼是东南亚的能源大国,全国的石油蕴藏量约400亿桶,天然气蕴藏量约136万亿立方米,分布在全国60多个油气田中。其中,已探明石油储量约95亿桶,天然气储量43.5万亿立方米。未开的油气田大部分在深海和交通不便的东部地区,勘探、开的成本高,困难大。

近30年来,印尼的人口、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的增减让人为印尼石油的前景感到担忧。20世纪70年代初期,印尼人口为1.2亿,石油日产量是130万桶,油价平均8美元/桶;进入20世纪80年代,石油日产量上升至150万桶,油价约15美元/桶,但人口增至1.5亿;目前,印尼总人口已达到2.2亿,石油日消耗量超过125万桶,但日产量却只有115万桶。同时,由于本国石油油质和石油提炼能力有限等问题,印尼现在每天都需要从中东进口25万桶原油,从新加坡等地进口15万桶精炼油。实际上,印尼已经从石油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

进入21世纪后,印尼人口的增长出现了一个高峰,近几年年均净增长300万人以上。专家估计,随着人口增长、经济规模滚雪球扩张、汽车和家用电器的普及,印尼国内石油的消耗量每年将增加5%,到2010年,全国燃油的需求将达到200万桶/日。

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印尼从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以气代油、寻找能源供应新途径等三个方面,努力探索寻求能源多元化之路。

印尼努力在国际范围内寻求开发新油气的合作伙伴,每年都要拿出十余个油气田开发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招标。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能源消费和技术大国,都在积极参与印尼国内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印尼的天然气储量丰富,是符合新世纪环保和建设要求的清洁燃料。目前,印尼正加快实施以天然气替代石油的战略,在工业、民用和城市交通等领域推广使用天然气,例如交通部门正在制订措施,鼓励城镇机动车辆更多地使用清洁、节能的天然气,同时减少城镇工业生产和家庭的煤炭消耗量,加大天然气的工业和民用供应。

除正在开展的节约能源工作外,印尼有关部门还加紧寻求能源供应的新途径,其中正在着手进行的就有生物能源研制以及地热开发等。

根据印尼农业部的资料,印尼拥有丰富的植物,可用以提炼燃油替代品的植物就多达40余种,如棕榈、椰子、甘蔗、蓖麻、木棉子、豆蔻、红厚壳、红豆子、辣木子等,其中棕榈、甘蔗和椰子等燃油替代品植物,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今年7月2日,苏西洛总统主持召开了生物能源内阁会议,决定成立加速新能源开发的国民能源小组,初步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600万公顷的土地上发展棕榈、甘蔗、木薯和蓖麻种植园,为研发中的生物能源提供充足的原料。为了鼓励农民种植燃油替代品植物和消费者自愿使用新型燃油添加剂的积极性,印尼还在着手制定相关的优惠鼓励措施。根据生物燃柴油研发小组的报告,如果各方面进展顺利,全国生物柴油的年产量在2007年有可能达到1.87亿公升,2008年达到3.77亿公升,2009年达到12亿公升,2010年达到13.37亿公升。

印尼还加紧地热能源的开发。印尼地热能源丰富,其总潜力达到2.7140万兆瓦,约占世界地热总潜力的40%。但由于缺乏开发利用资金,以及各方面的协同配合不够密切,迄今为止印尼的地热能源开发利用还十分有限,2006年地热发电857兆瓦,仅占地热总潜力的3%。

为了加快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印尼不仅出台了专门的法令,同时也积极吸引投资。在建立小型示范工程和提高科技水平的基础上,加快地热的开发利用。印尼矿物与能源部制定的地热能源开发利用规划中明确规定:至2020年,印尼地热发电的最终指标为6000兆瓦,其中2008年要达到2000兆瓦,2012年达到3442兆瓦,2016年达到4600兆瓦。

世界主要石油公司公布的最新财务报告显示,由于能源价格飙升,今年第二季度世界主要石油公司的利润大幅增加。其中,世界五大石油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和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利润总额可望达到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图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加油站,汽车排队等待加油。 随着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升,美国的汽油平均价格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每加仑已经超过3美元。这一方面对消费者形成日益广泛的影响,使众多的人要么降低汽油消耗,要么减少其他方面的开支。另一方面,油价居高不下也刺激替代燃料的研究和发展加快了步伐。美国、汽车产业、替代燃料产业以及农业部门等,都在纷纷寻找替代燃料发展的突破口。

实际上,美国的替代燃料研发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美国的替代燃料研发基地一度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尽管后来国际油价大跌使大部分替代燃料研发项目停止,但美国的替代燃料生产和研发,在和部分私有大企业的支持下,仍发展成初具规模的产业,如美国的汽油基本上全部掺有15%的乙醇,在少数地区,人们甚至已习惯使用E85,即掺有85%乙醇的汽油。

在竞争环境下,美国的替代燃料开发一直呈现出多样性特点。经过20年的发展,乙醇、甲醇、生物柴油,乃至蓄电池汽车等,都在试图挑战汽油在汽车燃料方面的霸主地位。然而,这些替代燃料研发能否坚持下去,更不用说最终是否能夺得霸主地位,目前仍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尽管这样,目前的竞争态势显示,乙醇、甲醇和蓄电池汽车三种替代燃料研发和生产势头强劲,尤其是乙醇研发已遥遥领先。

玉米乙醇:乙醇提炼主要分玉米乙醇和纤维乙醇。目前,美国生产和使用的主要是玉米乙醇,相当一部分人相信玉米乙醇有可能代替汽油登上汽车用油的霸主地位。尽管仍有众多人质疑这一预测,但汽油价格居高不下,的确使玉米乙醇前景看好。今天,国际石油价格已经上升到70多美元一桶,每生产1加仑汽油,原有成本大体是1.65美元,提炼成本在65美分上下,1加仑汽油的成本约为2.30美元。而乙醇的成本已经低于目前的汽油生产成本。按今天1蒲式耳玉米2美元的价格计算,1加仑乙醇的成本只有1美元,这意味着即使将来国际能源价格相对下降,玉米乙醇仍会有很大的价格竞争优势。

然而,玉米乙醇要成为汽车耗能霸主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玉米生产难以满足需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之一,但有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把美国生产的每一粒玉米都用于乙醇生产,也只能满足美国汽车所需燃料的12%。这意味着玉米乙醇最终仍将无法代替汽油成为美国汽车未来的主要燃料。

纤维乙醇:相关专家认为,纤维乙醇的生产潜力更大。多年来,美国及加拿大等国的科学家试图从玉米秸、木材、麦秸,以及其他有机纤维中提炼乙醇,且已经取得多项重大进展。加拿大首都渥太华附近的一家纤维乙醇试验生产基地,目前可从1吨麦秸中提炼出80加仑的纤维乙醇,据估算生产成本在1加仑2美元左右。美国自然保护理事会曾进行过一项研究,结论表明,如果大规模生产纤维乙醇,就有望把生产成本降低到1加仑60美分。该理事会专家纳塔内尔·格林纳称:“可以说纤维乙醇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最有前途的燃料。”

也有美国商界人士从另一个角度看纤维乙醇市场。今天,巴西不但已经广泛使用从甘蔗中提炼的纤维乙醇,且有充足的纤维乙醇出口能力,价格也不高。然而问题是,由于美国相关行业要实行自我保护,对从巴西进口的纤维乙醇征收每加仑50美分的进口关税,从而堵死了从国外进口乙醇的渠道。如果美国取消这一不合理的关税壁垒,美国消费者将从中得到可观的实惠。

煤转甲醇:在多数人关注乙醇发展前景的同时,不少人把希望寄托在煤转甲醇的研发和生产上。今天,甲醇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天然气。在相关人士看来,由于美国是个煤炭储藏丰富的国家,美国应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放在煤转液体燃料的研发和生产上。目前,美国西弗吉尼亚等煤炭储藏丰富的州,已经有不少煤转油研发和生产项目。宾夕法尼亚州甚至在开发如何把煤渣转化成柴油。美国全国再生能源实验室经过对7项煤转甲醇研发项目的研究,2003年得出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煤转甲醇的生产成本最低可降到1加仑40至60美分。设在华盛顿的甲醇研究所今年春天发表研究成果称,一旦煤转甲醇进入规模生产,成本基本上可维持在76美分上下。

实际上,甲醇可直接用于目前的大多数汽车,近年来已经有不少种赛车开始用甲醇作燃料。另外,甲醇还是氢燃料的原料。然而,尽管氢燃料是最环保的燃料之一,但要建造氢燃料加油站网络系统,开支巨大,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仍不可行。

甲醇还被不少人用来制造生物柴油。据美国全国生物柴油理事会统计,2005年美国人把用过的动植物油与甲醇混合,生产出7500万加仑的生物柴油。不过,认为甲醇转生物柴油没有前途的人认为,并不丰富的动植物油,将严重掣肘甲醇转生物柴油成为美国未来主要汽车燃料的可能性。

蓄电池动力汽车: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汽车行业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电力汽车的研发上。电力汽车因其无污染、无噪音而日益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今年7月初丰田汽车公司宣布,未来公司的发展战略之一,是把重点从油电混合型动力车向可直接充电的油电混合动力车方面转移。有专家经过研究得出数据显示,每天驾驶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车行驶50公里上下班,费用仅相当于使用75美分1加仑汽油的开支,经济效益非常好。除此之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即使用煤发电为电动车提供电力,也比汽车烧汽油环保得多。

总体来看,尽管美国替代能源研发五花八门,但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当数乙醇、甲醇、蓄电池电动汽车。有专家认为,多种选择竞争的结果,很可能是一部分因效益、成本以及环保等方面的劣势而被淘汰出局,而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任何一种替代燃料,都很难像汽油那样,在汽车燃料方面发挥独霸地位,最终有可能是多种替代燃料互补共存,携手改变汽油在汽车燃料方面的霸主地位,大幅度降低人们今天对汽油的严重依赖程度。在自然界丰富的能源中,油砂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有专家指出,随着传统石油的减少,油砂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石化能源。 油砂矿的主要成分是沥青、水、粘土和砂粒,外观似黑色的糖蜜。通常,油砂区蕴藏在植被茂盛的湿地和未开发的温带森林下面,地表附近的油砂可以露天开,经清洗后可以得到一种粘稠的焦油,即“沥青”。由于油砂的开、运输、分离和提炼过程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其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一度被忽视。近年来,随着油砂开、运输和提炼过程的一系列工艺和技术创新,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其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越来越受到国际战略投资者的重视。

目前世界上所探明的油砂的95%集中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北部阿森巴斯卡河流域、和平湖和阿尔伯塔省与萨斯客彻温省交界处的冷湖地区。其中阿森巴斯卡流域的油砂是世界上最大的已知油砂,在地下埋藏着2130亿立方米沥青,加上冷湖和和平湖等地区的油砂和重油,加拿大已经探明的油砂和重油达4000亿立方米(合2.5万亿桶原油),相当于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蕴藏量。如果这些全部被开利用,按照现在世界能源的需求水平,可供全世界消费100年。

不过,这些目前还不能全部成为石油贮藏,因为凭借现在掌握的开技术,仅仅可以对12%的油砂进行经济规模的开,大部分埋在地下深处和含量较低的矿藏还不具有进行经济开的价值。尽管如此,这些可以被开的油砂已经相当于整个中东地区石油贮藏量的一半,由此可见,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油砂将成为世界重要的能源来源。

目前,加拿大在阿尔伯塔省共有26个油砂项目投入生产,其中露天开7个,用现场分离技术的19个,总生产规模达到每天83万桶,占加拿大石油产量的43%。

加拿大巨大的油砂也成为国际石油大亨们竞相抢占的市场,纷纷投巨资与加拿大合作,其中包括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等公司。据统计,截止到2004年,世界各国投资者向阿尔伯塔省投入的油砂开资金高达350亿美元。

另据了解,过去,美国并不十分重视油砂的开,油砂在美国能源中只占一小部分。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技术上的不断改进已经使油砂每桶生产成本由30美元降到了20美元,不过比起中东地区3 美元/桶的生产成本,油砂的生产成本依然很高。但随着成本继续下降、技术改良以及油价攀升,油砂开正逐步成为主流,预计到2020年,美国油砂产量将达到每日300万桶。美国已有12家以上的公司在今后10年投入600亿美元,用于建设新项目,或扩大生产。 在国际石油能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下,印尼能源专家多次警告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油气生产基地建设的滞后,如果和社会不重视节约能源并开发新的油气来源,那么,已探明的油气储量将在19年内耗尽。

印尼是东南亚的能源大国,全国的石油蕴藏量约400亿桶,天然气蕴藏量约136万亿立方米,分布在全国60多个油气田中。其中,已探明石油储量约95亿桶,天然气储量43.5万亿立方米。未开的油气田大部分在深海和交通不便的东部地区,勘探、开的成本高,困难大。

近30年来,印尼的人口、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的增减让人为印尼石油的前景感到担忧。20世纪70年代初期,印尼人口为1.2亿,石油日产量是130万桶,油价平均8美元/桶;进入20世纪80年代,石油日产量上升至150万桶,油价约15美元/桶,但人口增至1.5亿;目前,印尼总人口已达到2.2亿,石油日消耗量超过125万桶,但日产量却只有115万桶。同时,由于本国石油油质和石油提炼能力有限等问题,印尼现在每天都需要从中东进口25万桶原油,从新加坡等地进口15万桶精炼油。实际上,印尼已经从石油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

进入21世纪后,印尼人口的增长出现了一个高峰,近几年年均净增长300万人以上。专家估计,随着人口增长、经济规模滚雪球扩张、汽车和家用电器的普及,印尼国内石油的消耗量每年将增加5%,到2010年,全国燃油的需求将达到200万桶/日。

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印尼从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以气代油、寻找能源供应新途径等三个方面,努力探索寻求能源多元化之路。

印尼努力在国际范围内寻求开发新油气的合作伙伴,每年都要拿出十余个油气田开发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招标。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能源消费和技术大国,都在积极参与印尼国内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印尼的天然气储量丰富,是符合新世纪环保和建设要求的清洁燃料。目前,印尼正加快实施以天然气替代石油的战略,在工业、民用和城市交通等领域推广使用天然气,例如交通部门正在制订措施,鼓励城镇机动车辆更多地使用清洁、节能的天然气,同时减少城镇工业生产和家庭的煤炭消耗量,加大天然气的工业和民用供应。

除正在开展的节约能源工作外,印尼有关部门还加紧寻求能源供应的新途径,其中正在着手进行的就有生物能源研制以及地热开发等。

根据印尼农业部的资料,印尼拥有丰富的植物,可用以提炼燃油替代品的植物就多达40余种,如棕榈、椰子、甘蔗、蓖麻、木棉子、豆蔻、红厚壳、红豆子、辣木子等,其中棕榈、甘蔗和椰子等燃油替代品植物,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今年7月2日,苏西洛总统主持召开了生物能源内阁会议,决定成立加速新能源开发的国民能源小组,初步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600万公顷的土地上发展棕榈、甘蔗、木薯和蓖麻种植园,为研发中的生物能源提供充足的原料。为了鼓励农民种植燃油替代品植物和消费者自愿使用新型燃油添加剂的积极性,印尼还在着手制定相关的优惠鼓励措施。根据生物燃柴油研发小组的报告,如果各方面进展顺利,全国生物柴油的年产量在2007年有可能达到1.87亿公升,2008年达到3.77亿公升,2009年达到12亿公升,2010年达到13.37亿公升。

印尼还加紧地热能源的开发。印尼地热能源丰富,其总潜力达到2.7140万兆瓦,约占世界地热总潜力的40%。但由于缺乏开发利用资金,以及各方面的协同配合不够密切,迄今为止印尼的地热能源开发利用还十分有限,2006年地热发电857兆瓦,仅占地热总潜力的3%。

为了加快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印尼不仅出台了专门的法令,同时也积极吸引投资。在建立小型示范工程和提高科技水平的基础上,加快地热的开发利用。印尼矿物与能源部制定的地热能源开发利用规划中明确规定:至2020年,印尼地热发电的最终指标为6000兆瓦,其中2008年要达到2000兆瓦,2012年达到3442兆瓦,2016年达到4600兆瓦。

世界主要石油公司公布的最新财务报告显示,由于能源价格飙升,今年第二季度世界主要石油公司的利润大幅增加。其中,世界五大石油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和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利润总额可望达到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图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加油站,汽车排队等待加油。